【旅行時間:2017/2/1】
【行程:威尼斯,夜宿:威尼斯 】
今天是在威尼斯的第三天,原本我想安排去逛麗都島,不過琇美提議說要去逛威尼斯的傳統市場,我腦波這麼弱再加上有我熱愛的關鍵字:【傳統市場】!馬上覺得這個行程可以跟,於是就跟他們相約一起逛逛威尼斯的傳統市場。
交通方式:搭水上巴士到RIALTO MERCATO。
下船之後先來到里亞托橋,它是威尼斯四座橫跨大運河的橋樑之一也是最古老的一座。里亞托橋屬於文藝復興風格,因為整座橋呈現大理石的那種白色,也被稱為「白色巨象」。
橋的兩旁則是市場及餐廳還有很多商店,因為朋友還沒有到,所以我們就先去逛逛里亞托橋附近的商店,現在正是義大利折扣季,認真逛可以買到很多打到骨折的商品,我們深陷其中差點忘了傳統市場這件事兒。
里亞托市場原本只是個傳統市場,後來逐漸發展,重要性的上升也讓這座橋的交通流量增加。它在1255年被建成木橋,這座橋擁有有兩段傾斜的橋面,橋中央的部份可以移動,足以讓高大的船隻通過。不過後來因為木橋被燒毀,重新建造時則改為石造建築,因此現在的里亞托是一座石橋。
傳統市場其實就是賣一些生鮮食品,也有很多做義大利麵的食材比如說各種乾番茄,辣椒,還有很多起士專賣店。
逛完之後我們把手上的戰利品拿回旅館放,下午我們計劃好要好好得用我們的腳去逛遍威尼斯,所以回旅館放好之後簡單吃了午餐才又展開今天的行程。
我們今天中午在車站裡的一個類似台灣那種怡客連鎖咖啡廳點了義大利麵吃,價錢便宜我們就心想吃起來應該很普通吧,結果出乎我們意料的好吃呢!
威尼斯車站有蠻多吃的跟店家可以逛,所以如果晚上或是等車時覺得無聊,可以來這裡逛逛。值得提醒的一件事就是車站這裡會有一群年輕人,手上拿著不知道什麼然後會拍你肩膀,我猜是想叫觀光客捐款。不過不用緊張,因為不理他他們也不會對你怎樣的。原來世界各地都有這種愛心筆集團。
走在威尼斯的路上其實很有趣,因為到處都是比摸乳巷還要窄的路或巷子,每次遇到這種巷子..
姐接都說:【咩咩我不想走這條好小的路!】
我:【ㄟ你在威尼斯不能選路,每條路就真的都這麼小條呀!如果都要選大條的才要走,那你自己先去羅馬啦!條條大路通羅馬!】
走快半小時終於找到漲潮書店,其實看地圖要找到不容易,因為威尼斯的路真的太小條太複雜,連用GOOGLE MAP導路,古哥都會錯亂而亂指一通,時不時還指到死巷子,更或是指進河道裡!!
這家書店外面看起來很不起眼,門口還有一堆樹木呀雜物的,明明我就已經到了但我看了書店門口以為我找錯了地方又走掉,後來發現往前走也不對才再繞回來又覺得不對再繞回去繞了三四次(頭暈),我一度以為我是不是不小心走到蘭若寺等下姥姥要出現了吧(恐怖)。
一走進來書店充滿各式各樣看來年代久遠的明信片、廣告海報、復古書籍和圖片,還有介紹各種威尼斯歷史,地理的書籍,如果你對於古董明信片和書籍有興趣,不妨來這裡挖寶一下
最搶眼的是一走進書店就看到正中間有一艘貢多拉船,傳上擺了滿滿的書籍和古物。
不過因為這個書店只要威尼斯水位高時隨時都有淹沒的危機,因此進去會有一股空氣很潮濕的感覺,有些在角落的書也都有被水浸過的痕跡。
這應該算是書店的後門,可以看得出水位其實離地面只差幾公分,姐接在這裡站著拍照我其實有點心驚,怕一個不小心會掉去水裡。
門口那麼多雜物真的很難一眼認出這就是頂頂大名的漲潮書店,因為之前是看網路上網友分享的照片,跟現況差很多,所以這張照片是目前的樣子,可以參考。
看完漲潮書店,我們就繼續往下一個目標走。走在路上經過一家店,櫥窗裡的師傅正在做提拉米蘇,我對提拉米蘇沒興趣本來想拉著姐接往前走,可是姐接堅持要進去這家店買一個來吃看看,我就跟著走進去。沒有想到在威尼斯這麼隱密的一家小店竟然生意很好,很多人在排隊買甜點。
進來研究了一下目錄就決定買一個原味提拉米蘇,本來想試試開心果口味,但是來義大利五天了,開心果一直很傷我跟姐接的心,每次買冰淇淋都很興奮得點開心果口味,然而換來的都是我們面面相覷的表情。開心果做成甜點明明就該是很好吃的口味呀!
之前我在日本吃到的開心果馬卡龍簡直人間美味,在巴黎吃到的開心果甜點也是一絕,怎知我們這一路已經給開心果至少三次機會,但是結果都是吃鱉,所以我們再也不能相信開心果會當我們的開心果了他不是開心果!
原本我很不想吃因為我平時在台灣聽到提拉米蘇就翻白眼,但是姐接逼我一定要吃一口,沒想到吃了之後大驚豔!原來提拉米蘇可以這麼好吃不膩?
這家店做得口感很有層次,奶油很香但是不油膩,能品嚐出奶香跟咖啡香氣,我一連吃了好幾口。如果來到漲潮書店的人,可以順便過來吃看看,真的很美味!
吃完就後很滿足得離開,繼續往前走。走在這些小巷小弄裡真的很像迷魂陣,如果不是我全程一直隨時走幾步就看地圖監控我們有沒有偏離航道,說不定走著走著我們一抬頭就發現自己已經到了克羅埃西亞!!
接著來到佩姬·古根漢美術館:
佩姬·古根漢美術館簡介:
古根漢基金會創辦人所羅門·古根漢的姪女,1898年在紐約出生。她的父親於1912年當時很轟動的鐵達尼號船難中喪生(天呀鐵達尼號,原來佩姬的爸爸認識捷克跟羅絲耶),到了1938年,她在倫敦開設了藝廊,並在二次大戰期間累積一批藝術品。
後來佩姬買下位於威尼斯大運河旁的這棟建築,並在此定居三十年,她逝世後的骨灰也葬在這裡。她過世後這建築捐贈給古根漢基金會並成立美術館,裡面的展示品有許多是她的二十世紀藝術收藏,包括立體派、抽象派、超現實主義等作品。對這類藝術有興趣的人可以買票進去參觀。
威尼斯巷弄裡很多這種藝術小店,賣各種東西,如果對於藝術很喜歡的人來到這裡,光是看櫥窗就讓人覺得氣質提升了不少。姐接很愛這幅畫,在這個櫥窗前駐足很久,我拍下她專注的背影,只要她不開口講話跟瞪我,就覺得整個畫面好美呀!
威尼斯的名產除了墨魚麵之外就是橋了,因為小島跟島之間都需要橋才能通行,所以威尼斯的橋很多很多比陸地面積還多(鬼扯),當然有名的也不少。
這座就是學院橋(Ponte dell'Accademia):是威尼斯的3座橫跨大運河的橋樑之一,位於大運河南部的尾端。原本的材質是由鋼所構成的,不過在被破壞之後,又被重建成一座木橋。後來這座重建的學院橋因為結構不穩(用木頭當然不穩呀),所以在1985年再度被重建。
今天所有行程都用雙腳去走,光是看距離就知道走了很多路,回到家姐接一度攤在床上無法動彈。這些路途其實可以搭船,但是我們邊走邊聊天其實忘記腳的酸痛,當停下來時才發現原來我們好勇健呀!
因為這是待在威尼斯的最後一晚,所以姐接堅持一定要去外面吃頓好的,我們找到一家在旅館附近的餐廳,本來要進去時很忐忑,後來我們都有一種默契,旅行就是冒險,遇到不好吃的餐廳就當作是個經驗。這家餐廳生意也是很好,我們同樣點了兩種義大利麵,再搭配沙拉。不過另外一道忘了拍,這家很好吃。
義大利餐廳點餐都會給一份麵包,然後會給你像照片上面這些醬料架,可能是要讓我們沾麵包吃的?又或是加在沙拉或餐點中?不過我不愛他們的麵包,因為都是冷的硬的,只有少數一兩家餐廳會給熱的麵包。
在威尼斯的最後一晚就在疲倦及收獲滿滿中劃上句點,我很慶幸我當初安排三天在威尼斯停留的決定,因為這樣的時間讓我們很輕鬆悠閒而且所有想去的地方都去過了。
大部份人來威尼斯都只安排一天,通常就是去聖馬可廣場附近走走。但是威尼斯這麼美的城市,絕對值得好好慢慢得品嚐跟咀嚼他,白天夜晚晴天起霧一天當中常常呈現不同的臉孔,威尼斯真是讓人充滿驚喜跟迷戀呀!